从遍地开花,到“关门”停业
口腔市场迎来洗牌
据了解,成都熊猫口腔于2021年07月26日成立,2022年7月完成筹备,正式营业。定位为医院级特色数字化综合口腔医疗连锁品牌,院区拥有3层近5000㎡数字化诊疗环境,规划了8大诊疗中心:口腔种植中心、口腔矫正中心、美齿修复中心、预防保健中心、综合诊疗中心、医学影像中心、数字化设计中心和儿童口腔中心。而实际上,成都熊猫口腔是一家以种植牙为主要业务的口腔机构。
官网显示,熊猫口腔规划用5-10年时间,聚焦打造具有文化特色,技术特色,规范标准,生命全周期一站式口腔健康服务品牌,形成“医-教-研”一体化的口腔健康基地,成为四川数字化口腔医疗实力品牌。然世事无常,开业不过2年半就草草收场,只剩下面临治疗中断、预付款难退的众多消费者,以及被拖欠工资的员工、货款未结的厂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口腔医疗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增长尤为显著。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其增速甚至远超中医诊所和普通全科诊所,成为医疗行业中最为突出的细分市场之一。
成都一直都是西部地区“口腔重镇”,近几年突然冒出来的口腔品牌也不在少数,而且很多都是以种植牙业务为主,几千平甚至上万平的“大店”。2023年成都大大小小口腔医疗机构数已超过3000家,数量位于全国前列,2024年市场竞争更是率先进入白热化阶段。
大量资本的“野性”入局也导致了部分地区市场饱和,供大于求的状况变得日益严峻,从而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压力。资本追求的是快速扩张和高回报。而资本驱动的连锁化发展并未如预期那样降本增效,反而因为人力成本、租金成本的上升以及获客成本的增加使得不少民营口腔品牌的经营难度加大。加之集采让居民有了更多低价选择,很容易出现如上述案例类似的资金链断裂、管理混乱等问题,最终以倒闭收场。2024年,在全国范围内,有青岛优贝、天津津乐、上海臻威等口腔品牌关门;在成都也有菁品口腔、科瓦齿科等品牌相继关门,而连锁口腔品牌关闭亏损门店的情况更为常见。
现阶段口腔消费,该如何选择?
从昔日高歌猛进的繁荣局面,到如今不少口腔医院的相继“消失”,无论是对企业本身还是医生患者来说,都是一记重拳,侵蚀了口腔医疗行业的诚信与声誉。
而马太效应加剧,好的品牌越来越好,差的品牌越来越差。现阶段来看,消费者又该如何选择呢?
首先,要避免过分追求低价,以防掉入不良机构“低价引流获客、再高价收割”的陷阱中。其次,在口腔行业常见的大项目,比如中老年人种植牙、年轻人牙齿正畸,通常治疗都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同情况从几个月到半年甚至几年时间都有可能。选择一家靠谱的机构,要看医院在成都的扎根历史,机构的资质、执业医师的资质、口碑、信用状况等多方面因素。以避免陷入治疗还没完成机构跑路的不利局面。
huqingqiang